2023年建筑资质动态核查造假这样处罚!一定避免!
2023年建筑资质动态核查造假这样处罚!一定避免!资质动态核查的实质是对建筑企业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是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发起的随机的不定时的抽查,相关部门一旦发现存在的资质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一般都会进行严格的处罚和公示,因此对于建筑企业单位来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接下来详细的为大家分析下建筑资质动态核查造假的这几种行为这样处罚。
一、导致建筑资质被撤销的几种行为
1、拒不参加或配合动态核查
凡是已经被列入资质动态核查的建筑企业名单中,就必须依照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接受动态核查。换个意思就是说,按时按要求参加动态核查,是企业的义务,并没有权利或以任何理由拒绝核查。企业如果拒绝参加或不配合动态核查工作,那后果将会很严重。
2、申报资料弄虚作假
建筑资质告知承诺审批,只是简化了资质审批的流程,并非是降低了资质的标准。因此,建筑企业不能因为审批不像以前那么严格就弄虚作假,胡乱承诺。
如果在之后的动态核查中被发现申报资料弄虚作假,将会被撤销之前取得的资质,还会被公开通报,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再申报相关资质,这将会给企业之后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资质升级的企业,工程业绩是核查的重点。
3、现有情况不再符合资质标准
建筑企业不仅要在申请资质办理的时候满足相关资质标准要求,还要在资质有效期间也要满足相关的资质标准要求。如果动态核查时,该企业的现有条件已经不符合所取得的资质标准要求,可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或者是被撤回资质。
4、连续两年核查不合格
如果建筑企业连续两年动态核查的结果都是不合格,处罚会加倍。比如,第一年核查不合格,可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第二年仍然不合格,就有可能会被取消资质,外地的建筑企业可能还会被逐出当地市场。
5、拒不整改或者限期整改仍不合格。
二、建筑资质动态核查造假怎么处罚?
一般动态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大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但如果企业拒不整改,或者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可能会被撤销资质,对外地企业也可能会被逐出当地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等级承揽工程的,予以取缔,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吊销资质证书,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第2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2023年建筑资质动态核查造假这样处罚!一定避免!随着建筑资质改革,建筑企业单位资质核查会更加的频繁和严格,建筑企业需要多加谨慎的,遵守其中的规则和要求,维护好资质,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想要了解更多建筑资质办理、最新政策,关注河北亿华!